学部团讯

【信息电子学部】共同缅怀前辈,重温垦荒精神!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19 17:50:12 浏览次数: 【字体:

cf89d2b740ac4a5fa36cc4e3c4b2151c.jpg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劳动教育走实走深,韦德1946bv1946信息电子学部团总支书记钟亚洲、辅导员李彬带领信息电子学部大骨干培训班全体学员于5月14日上午徒步前往共青城博物馆及耀邦陵园。

第一站 共青城博物馆

f72d9a9ac7f84984a4af6cc5a1ed2a4a.jpg


青春换得山河壮,碧血染将天地红。跟随讲解员来到第一展厅,醒目的橙色长廊,泛黄的人民日报,清晰的板块介绍,一件件具有特殊意义的展物,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八九十年代人们热火朝天加油干、艰难困苦更向前的奋斗气息。了解到共青的历史是一部奋斗历史,从最初98人组成的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响应党的号召成立“共青社”而后,一代又一代的“共青人”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开垦荒地,扎根创业。从“共青社”到“共青垦殖场”,再到“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再到面积310平方公里、人口20万的"共青城市",过去的垦荒岁月已载入史册,这座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现在正蓬勃发展。



博物馆二楼,大部分是艺术类展馆,如红色文化陶瓷艺术展,2010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河戏,此外还有树皮画、羽毛画。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一件件精雕细琢的瓷像,都沉淀着革命年代的红色基因,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下去。


第二站 耀邦陵园

b61fc19f6e71485598c362bdc7626bd1.jpg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胡耀邦同志曾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为党和国家鞠躬尽瘁,奉献了一生。胡耀邦同志曾三到共青,一到共青社看望垦荒队员,切身体会与垦荒队员同吃同住;二到共青城“做客”,并亲切地称呼老垦荒队员为“垦友”、“棚友”;最终魂归共青城,长眠于富华山。


0f007807733e4bbcbfc8cd1e74a2125e.jpg


远眺陵园,青山碧水,钟灵毓秀;踏入陵园,一股浩然之气扑面而来。跟随讲解员来到纪念馆,馆内陈列着许多的珍贵史料,真实地记录着胡耀邦同志的光辉事迹,以及他与共青城的革命渊源。一张张照片、一帧帧人物事迹介绍,历经岁月浮沉,仿佛带领大家穿越回革命年代,切身重温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艰苦奋斗的红色历程。


189b1967b9ab4d76b991fd421012164f.jpg


红花无情笑东风,青山有幸埋忠骨。在纪念馆学习后,全体学员走过象征胡耀邦人生的73级石阶,来到苍松翠柏环绕的墓地上。墓碑像一面直角三角形的旗帜,碑石右上方雕刻着胡耀邦侧面头像,左面依次雕刻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和中国共产党党徽。在墓碑前,信电学子们静静追思,深深缅怀,庄严宣誓,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一次次鞠躬中,深切感受胡耀邦同志一生光明磊落、坚持斗争,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的爱国主义精神。



岁月沧桑,风雨共青路上,铺垫着几代知青的青春。此次共青城市博物馆参观和耀邦陵园祭扫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意识与劳动精神。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愿所有信电学子能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拼搏。

终审:王军成
【打印正文】
Baidu
1946伟伟德